-
Linux新增磁盘和手动分区解析以及磁盘挂载解析
一、磁盘:
1.硬件
接口:ide scsi sata sas ssd
m2,pci-e
企业线上:使用sas 15000转/m,sata7200转/M
数据库\存储 会使用固态盘
机械和固态(电子):
SCSI SATA SAS SSD
/dev/sda /dev/sdb /dev/sdc
IDE
/dev/hda /dev/hdb
分区用数字表示
sda1 sda2 sda3 sdb1 sdb2
2.磁盘分区
主分区:
1.必须存在的分区.
2.装系统时会自动分配出来的区.
3.分区编号1-4(数量最多4个)
扩展分区:
1.类似一个小磁盘,只能有一个.
2.扩展分区占一个主分区的编号.
3.扩展分区不能存放数据.
4.扩展分区之上可以分逻辑分区.
5.主分区+扩展分区,总数不能超过4个.
分区表64字节,每个分区表16字节,所以 只能有四个主分区+扩展分区
逻辑分区
1.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之上.
2.编号只能5开始
3.逻辑分区可以有多个.
4.逻辑分区用于存放数据
二、Linux分区
1.几种分区方法
1).通用分区方法: 数据不重要或者有集群节点
/boot 内核程序 1G
swap分区 当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,借用一个磁盘当做内存用.速度慢
内存大于8G 就8G 内存小于8g,内存的1.5倍.
/ 相当c盘 存放所有数据
2).重要数据分区
数据库\存储服务
/boot 内核程序 1G
swap分区 当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,借用一个磁盘当做内存用.速度慢
内存大于8G 就8G 内存小于8g,内存的1.5倍.
/ 相当c盘 100-200G
/data 数据
3).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分区方法
/boot 内核程序 1G
swap分区 当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,借用一个磁盘当做内存用.速度慢
内存大于8G 就8G 内存小于8g,内存的1.5倍.
/ 相当c盘 100-200G
剩余800G 保留不分,谁用谁分
2.分区步骤
1).先在物理机上添加一块磁盘,大小为1个GB。
2).启动虚拟机后,我们用fdisk -l 命令来查看添加的磁盘
3).我们用fdisk /edv/sdb(这里的sdb设备是添加磁盘后自动命名)命令直接进入磁盘设备,可以看到已经有磁盘了(1073M)
这里是关于磁盘分区的一个了解:
fdisk 最常用分区工具,不能给大于2T的磁盘分区
gdisk 给大于2T的磁盘分区
parted 给大于2T的磁盘分区
此时,fdisk /dev/sdb命令有几个重要参数,是帮助我们进行分区的
命令操作
d 删除分区
m 打印帮助
n 添加新分区
p 打印分区信息
q 退出不保存
w 保存退出
4).我们输入命令p,查看新增的磁盘/sdb是否已经有分区
此时,这块磁盘还没有分区,我们就按照命令操作指示信息进行分区
提示我们有4个可以分区的列表(p表示主分区,e表示扩展分区,当我们分完4个分区后就不能再分区了,因为磁盘分区列表在物理厂家出厂配置时已经规定主分区只能有4个,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还想再分区,就要删除一个主分区,来新建一个扩展分区,再扩展分区里面,我们可以再创建若干个逻辑分区),具体操作示意如下:
此时我们已经创建了4个主分区,当我们再一次尝试创建分区时,系统提示已经没有空间了,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删除一个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主分区,来建立一个扩展分区
默认删除4分区
现在我们来创建一个扩展分区,前面3个分区各占用了100M空间,所以扩展分区后,我们默认把剩下的全部空间都放入(723M)。
同样的方法再来创建逻辑分区,现在逻辑卷编号只能从5开始,因为前面已经占用了(主3+1扩展)4个。
如果现在q命令退出,那么前功尽弃,没有保存,或者在没有退出此步骤在root下面查看也是没有,它还放在内存里,输入w退出,表示保存退出。我们可以在家目录下使用ls /dev/sd*来查看
现在我们用partprobe /dev/sdb命令来通知系统内核,磁盘分区表修改了,让其生效。
综上,我们给添加的新磁盘分区部分已经完成了。
5).格式化磁盘分区
我们添加过磁盘,分区之后,还不能直接使用,因为没有格式化磁盘,格式化的目的就是给磁盘指定文件系统,用于存放数据,下面我们给磁盘格式化
先列出文件的几种常见类型以及inode和block:
格式化:本质是创建文件系统所谓文件系统就是组织和存取数据一种机制,落到Linux里就是一个文件系统软件.
文件系统类型:
win:ntfs,fat32
Linux:ext2 ext3 ext4 xfs(centos7)
格式化分区就是生成文件系统,至少生成三样东西:1.inode 256字节空间 存放东西。2.文件的属性(权限 大小 用户 组)。3.指针:指向文件实体.,每个文件有且只能一个。4.block:存放文件内容的空间.一个block 1,2,4K,每个block最多只能放一个文件,文件大小0.1K 占一个block. 3.9K 浪费掉,按block读取。
我们格式化用mkfs命令来执行:直接接我们的磁盘路径mkfs.xfs /dev/sdb2或mkfs -t xfs /dev/sdb2或mkfs.ext4 /dev/sdb2
我们已经给sdb2主分区格式化。
6).设置磁盘挂载点(临时):
Linux不同于Windows,它的每一块磁盘在用的时候都要在某个路径上面挂载,给它一个进去系统的门户,我们使用mount /dev/sdb2 /mnt 将它放置在临时挂载点下面
现在我们进入/mnt目录下面,新建一个文件,发现它已经可以存进去了
在使用df -h 命令查看/sdb2磁盘的挂载情况,发现它已经挂载上了。
7).设置磁盘挂载点(永久):
fstab这个文件就是永久(开机自动)挂载的配置文件,在/etc/fstab里面,我们来查看一下开机自动的挂载点都有哪些
可以看到root跟目录、boot内核引导目录以及swap交换分区文件都是开机自动挂载,并且以上三个主分区都是在装CentOS操作系统时,系统用LVM自动帮我们分区,所以不是sda或sdb等,我们按照配置文件里面的格式将我们的磁盘/dev/sdb2配置进去,这里有一个配置文件的属性,一共6列,给大家列出来:
/dev/mapper/centos-root / xfs defaults 00 00
设备 挂载点 文件类型 挂载选项 是否备份 是否开机检查
我们创建一个data目录,用来挂载
编辑永久挂载配置文件 vim /etc/fstab
按照系统格式,将我们的挂载文件放进去
因为我们之前挂载了临时目录,素以我们用umount /mnt命令将其卸载掉
或者使用磁盘设备名卸载
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使用mount -a来预加载挂载,用df -h命令来测试挂载情况
我们可以看到磁盘sdb2依然是挂载着的,这就说明,我们的所有配置从最开始分配物理磁盘到分区(包括主分区与扩展分区以及逻辑分区之间的层级关系,编号分配等),然后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,再到临时挂载目录,再到永久挂载目录都已完成,并且正确,至此磁盘分区就告一段落,最后给大家要提醒的是,现在这个给新磁盘挂载/data目录后,这个/data目录下原有的文件会被覆盖,等到卸载掉这个挂载点,原有的文件才会恢复出来。
欢迎小伙伴们多多指教
出处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zhaoyunxiang/p/15076577.html